|
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转型号角已经吹响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在规范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服务和落实“六个确保”任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环厅[2020]27号)。《意见》指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和服务“六个稳定”工作,落实“六个确保”任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推动经济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把国家保护提高到更高水平,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圆满结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路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意见》中有一个亮点值得水泥行业关注。《意见》的第三项内容是坚持精准治污,提高治污措施的针对性。要准确识别污染严重的行业企业和流程,针对具体情况用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做到问题准确、时间准确、位置准确、对象准确、措施准确。这项工作所列的第一项工作是扎实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提高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好日率。有四项任务要集中精力。二是重点抓好重点行业VOCs和NOx控制。除了明确要稳步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价监测外,生态环境部门的文件中也首次明确提出了水泥超低排放的要求。建材行业生产能力大的地区要因地制宜研究开展水泥、陶瓷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以往有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文件中,对钢铁等行业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没有明确的迹象表明,水泥通常被列为“其他行业”。 《意见》提出,在水泥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增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产能大的地区;二是因地制宜;三是研发。可以说,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已经正式列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斗任务! 事实上,地处重点地区的河北省和河南省在水泥行业实施超低排放转型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出台地方超低排放标准和支持转型的政策措施。水泥企业还率先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突出的第三项任务是重点应对重污染天气。任务是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标准,扩大绩效分级行业范围,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有序推进重污染期间企业生产调度,按照企业环境绩效水平。 去年10月至11月,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联合有关省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三角洲地区和汾渭平原。对15个绩效评分指标明确的行业,要严格执行评分程序,细化评分方法,确定a、B、C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甲级企业的生产工艺、污染控制水平和排放强度原则上达到国家领先水平。 |